春分至,萬物生。春分時節,我國各地白天開始越來越長,氣候逐漸溫和,雨水日益充沛,正是農耕的大好時節。
河南鶴壁:134萬畝小麥進入拔節期 加強灌溉增墑補墑
眼下,河南冬小麥自南向北陸續進入拔節期。鶴壁市地處河南北部,種植了134萬畝小麥,在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當地正在加強灌溉增墑補墑。
在鶴壁市??h的高標準農田里,自走式噴灌機正在澆灌這片900多畝的麥田。由于部分小麥播種偏晚,地里的小麥稍顯苗小苗弱,為了能夠豐收豐產,這是農戶進行的第二次春季澆灌。
去冬今春,鶴壁市降水量比往年同期減少三到五成,土壤失墑快。當前,正值春季麥田管理的關鍵時期,當地農技部門指導農戶加強小麥拔節期科學肥水管理,培育小麥壯稈大穗,為夏糧豐收打好基礎。目前,鶴壁全市小麥已有82萬畝澆灌了返青水,出現旱情的麥田已基本完成澆灌,冬灌及時且沒有旱情的麥田將推遲管理到4月上旬進行澆灌,全市苗情良好。
陜西榆林:薄地變良田 推廣旱作節水農業
這幾天,陜西省由南向北啟動了春耕工作。在榆林市,當地農業部門針對水資源匱乏現狀,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推廣旱作節水農業,幫助農民筑牢豐產增收基礎。
陜西榆林市地跨毛烏素沙地和黃土高原兩大地貌,轄區土地地力相對薄弱且以零散地塊居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糧食產能的持續提升。這幾天,在榆林市靖邊縣柳樹灣村,幾十臺機械分布在零散的農田里,推土機、挖掘機配合快速修整地塊,一塊塊高標準農田初見雛形。
陜西榆林靖邊縣農業綜合開發服務中心副主任 李曉琳:像以前的話,都是這種小的地塊兒,不便于機械作業,所以這樣就增加了農民的耕種成本?,F在土地地塊兒可能擴大到40米到60米,擴大了以后就更便于大型機械作業,這樣就節省了農民的耕種成本,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在另一處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施工人員正在進行節水管道鋪設工作。農技人員告訴記者,未來這些高標準農田將實施高效旱作節水技術,改漫灌、噴灌為滴灌,發展節水灌溉。同時,進行林網建設,防風固沙,追施有機肥,提升地力水平。
陜西榆林靖邊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朱文開:通過這種項目的實施,每畝能提高100公斤以上的產能?;A設施條件的改善,實現“旱能澆、澇能排”。
據介紹,2023年,榆林市計劃實施高標準旱作節水農業項目60.36萬畝,全市計劃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092萬畝。
編輯:牧小湘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