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在鹽城(上海)長三角高質量發展合作懇談會上,華創光伏電池片、謐辰鋰電銅箔等一批重大制造業項目現場集中簽約,這是鹽城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格局中,全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將目光從黃浦江畔轉到黃海之濱,3月27日,鹽城將召開工業強市推進大會,樹立導向,明確方向,堅定不移以實體經濟為著力點,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工業是立國之本,制造業是強國之基。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
鹽城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
樹牢工業強市鮮明導向
聚焦“5+2”戰略性新興產業
和23條重點產業鏈
加快構建
“萬億規??偭?、千億產業支撐、百億企業引航”新格局
“鹽城制造”加速向
“鹽城智造”“鹽城創造”邁進
夢想,引領“鹽城工業”發展的變遷;
奮斗,留下“鹽城制造”跨越的足跡。
“十四五”以來,鹽城工業經濟連續跨越三個千億臺階,2022年達到9806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速均列全省第一,外貿進出口規模超200億美元、兩年翻一番,新增“四上”企業數創歷史新高。不斷躍升的數據曲線,盡情鋪展“鹽城制造”高質量發展奮進路徑。
在優化產業布局上,鹽城圍繞“一核三帶多節點”全面鋪開(一核即中韓產業園,三帶即沿海產業帶、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淮河生態經濟帶,多節點即省級以上經濟技術園區),高起點規劃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和黃海新區兩大戰略空間,打造上海北向發展軸重要節點城市,在服務和融入高質量發展格局上擔當作為。
位于中韓(鹽城)產業園核心區的SK新能源(江蘇)有限公司是韓國SK集團全球布局中最大的行業龍頭。一期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20.1億美元,規劃產能27GWh,已全面投產;二期30GWh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25.3億美元,是近年來鹽城最大利用外資項目,正進行機電等設備安裝。
公司公共事務負責人楊岫介紹,今年1-2月份企業產量和銷量分別同比增長了52%、107%,開票銷售同比增幅更是超過兩倍,今年約為5萬輛新能源汽車提供清潔動力支持,全年開票銷售力爭突破200億元。
工業強市快速崛起的背后,離不開重大項目的硬核支撐。鹽城堅持“項目為王、企業為要”,鋪天蓋地、頂天立地“兩手抓”,持續開展“企業大走訪、項目大推進、產業大招商”活動,引進一批建鏈強鏈補鏈延鏈項目,以重大項目之“進”支撐工業經濟之“穩”。
江蘇潤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期專注于光伏核心產品的研發、制造。走進企業現代化廠區,只見一塊塊電池片被機械手臂串聯成組,再沿著自動生產線進入層疊區,經過層壓、測試等工藝流程,一件件高效光伏電池板成功下線。
“鹽城是潤陽的福地,自從2017年來鹽城投第一個工廠以來,我們連續翻番發展,2022年我們的產值達到230億元,比2021年又翻了一番?!睗欔栃履茉纯萍脊煞萦邢薰径麻L陶龍忠說,同時企業獲得蘇北第一家獨角獸企業稱號,希望在2023年會獲得更好發展。
目前,全市累計在建10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1項。2022年新簽約、新開工、新竣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938項、730項、269項,實現招引百億元內資及5億美元外資項目新突破,點燃高質量發展“加速引擎”。
全市超億元工業企業數突破千家,超10億元企業突破百家,超百億元企業達13家。僅2022年,就新增6戶百億級企業,新增數居全省前列。
創新智造、集群發展,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鹽城搶抓產業風口和政策機遇,打造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大健康和數字經濟、海洋經濟“5+2”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實施產業鏈賦能行動,23條產業鏈全景布局,晶硅光伏電池片和組件產能全國第一,動力及儲能電池產能規模全國第二,德龍鎳業位列不銹鋼企業全國第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工作連續三年獲省政府督查激勵表彰。
其中,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這條新賽道上,堅持“強整車、優配套、聚集群”,突出整車、動力電池、關鍵零部件、智能網聯、后市場五大領域,初步形成整車企業帶動、動力電池為品牌、關鍵零部件加快發展的產業格局。集聚悅達起亞、華人運通、國新3家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摩比斯、瑞延理化、理研等250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骨干企業,以及SK新能源、弗迪、蜂巢、捷威等一批動力電池龍頭企業。
2022年,鹽城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規上企業開票銷售506.6億元。已建成動力電池產能50GWh,在建產能超180GWh,產能規模全國第二,產銷、出口均位居全國前列。
創新是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鹽城連續開展“科技創新年”活動,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872家,江蘇沿??稍偕茉醇夹g創新中心、清華大學校外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中科院高通量研究院、金風科技國家風電實驗室等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相繼落戶。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28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46家。鹽城入選2022年度省制造業創新轉型成效明顯地區。
江蘇富樂華公司是一家以功率半導體器件基礎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馬敬偉說,圍繞半導體功率器件,聚焦新型半導體材料及分析測試,建成江蘇唯一的功率半導體產業研究院,解決該領域卡脖子問題?!?023年我們將加大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重抓新項目建設,強化產業鏈培育?!?/span>
數字浪潮奔涌而至,搶占新賽道成為當下一道“必答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鹽城招引東山精密、立鎧精密、領勝科技、博敏電子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
通過精準診斷、分類施策、標桿引領,鹽城積極促進企業數字化改造“愿轉”“敢轉”“會轉”。2022年,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覆蓋面超過40%,2404家企業入戶診斷,實施2011項智能化數字化改造項目,創成2個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試點,15家省示范智能工廠、19家省五星級上云企業,均位居蘇中蘇北前列。
位于鹽城高新區的維信電子有限公司,近年來投入專項資金,全力推動構建集數字化設計、智能化生產、智慧化管理、協同化制造于一體的“未來工廠”,成為華為、特斯拉、谷歌、微軟等國際知名企業的供應商。
“維信通過建設星云平臺,主要生產工序基本實現自動化,工段、人數、產量、周轉量、效率、工段品質等均實現了實時管控及數字化采集,生產動態排產,工藝智能優化,質量在線追溯,設備利用率提升14.8%,綜合良品率提升2%?!丙}城維信電子運營中心總監俞巧洪深有感觸。
鹽城工業之 綠
綠色是鹽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鹽城以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為重大機遇,堅持產業綠色化、綠色產業化,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促進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作為綠能之都、風光名城,鹽城重點打造晶硅光伏、風電裝備兩條地標產業鏈。天合光能、阿特斯、協鑫、潤陽、正泰新能源等一大批光伏裝備制造龍頭企業相繼落戶。金風科技、遠景能源、上海電氣、中車電機、中材科技等一大批風電裝備企業構建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2022年,鹽城新能源規上企業開票銷售超1500億元。截至2022年底,我市光伏電池片及組件產能分別達到68.1GW、63.9GW,產能約占全國總產能的14%,排名均全國第一。
特別是依托“風光”資源,鹽城集聚國家電投、華能、國家能源、三峽、大唐、國信、華電、中廣核等一大批央企和大型國企實施風光資源開發。截至2022年底,鹽城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1252.85萬千瓦,占江蘇24.61%,規模江蘇第一;新能源累計發電量265.17億千瓦時,占全省新能源發電量的29.33%,占全社會用電量的64%。
并且,鹽城梯次推動省級以上開發區開展零碳園區試點,著力打造園區純綠電供應體系,積極開展綠色低碳能源創新。大力推進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項目、射陽港零碳產業園區建設,將生態高顏值變成經濟高價值。
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是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重點項目。一期工程4座22萬立方米LNG儲罐已投產運營,一期擴建工程6座27萬立方米LNG儲罐正在建設中,全部建成后總罐容將達250萬立方米。每年減排二氧化碳3764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8000萬棵。
零碳產業園是綠色工業革命的重要載體。作為國內重要的智能風機供應商,遠景科技集團落戶射陽港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以來,在促進地區風電產業強鏈補鏈延鏈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鏈主效應”,并且積極探索節能降耗的新模式、新路徑,勇當零碳轉型的先行者和示范者。
射陽遠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及質量經理林森表示,積極參與零碳園區建設,推動產業綠色轉型、資源循環利用、要素智慧管理。
在工業綠色低碳轉型中,鹽城始終堅持“畝均論英雄”,持續開展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三項清理”工作,為高質量發展騰出空間。
春天的腳步
在鹽阜大地鏗鏘有力
鹽城高質量發展風帆正勁
工業強市步伐更加堅定
正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政企同心
攜手并進
發揚
“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四敢精神
建集群、強創新、提質效、促融合、鑄品牌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工業經濟闊步邁上萬億新臺階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鹽城新篇章
請輸入驗證碼